為適應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戰略發展需要,科技中心特設立學術專家委員會。學術專家委員會主要負責配合公司的中長期研發戰略目標和發展計劃,為公司重大研發決策及技術問題提供獨立的、專業的參考意見。
錢蔚女士從事保健食品、基礎營養的研究開發及產品注冊工作二十多年,具有豐富的功能食品、營養食品研發、質量管理經驗,組織和參與中國保健食品及功能性原料的相關法律法規的修制定討論及標準建設。錢蔚及其科研團隊,先后制定食品及保健食品企業標準170多個,取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120多個。目前,正在全面啟動公司的創新性研究,組織開展新功能和精準營養的研發;以及運動營養、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的開發;全面開展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合作,搭建研究開發平臺,引導企業創新及科技發展。
Baukje de Roos教授是國際公認的營養科學家。主要從事生物活性食品成分在生理和生物化學水平的體內機制研究,其研究項目評估膳食脂肪酸和植物多酚對于主要慢性疾病和抵御疾病發展的新型作用機制。受蘇格蘭政府資助,Baukje de Roos教授利用先進的健康狀況自我評估工具,研究養殖海鮮對心臟健康和微量營養素狀態的影響。由于在飲食和健康領域的專業知識,Baukje de Roos教授與各大食品公司、食品征稅委員會、食品和飲料支持部門和英國國家電視簽訂了重要的協議以及顧問服務。同時,她是歐洲營養基因組學組織(NuGO)的理事長、《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期刊的高級編輯,以及他們“營養與動脈粥樣硬化”特刊的客座編輯。另外,Baukje de Roos教授是阿伯丁大學“健康生活之路”項目的領導者。
何方教授,主要從事食品微生物學及腸道益生菌功能研究與產品應用開發,在人體腸內細菌構造及功能、益生菌基礎理論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擁有多項專利。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日本農林水產省競爭性研究基金等大型科研基金項目10余項。累計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60余篇。
林旭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營養學博士,北卡大學和杜克大學博士后。2003年回國任營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博導。2008年-2016年擔任了中科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主任。建立了我國首個糖尿病全基因關聯研究和多組學前瞻性流行病學隊列數據庫,開展了系列營養干預。目前已在代謝性疾病相關的遺傳營養因素、多組學分子標記物、早期預測和個體化營養干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已在國際遺傳、營養、流行病學、糖尿病和心血管等領域的權威雜志上發表論文100余篇,連續五年(2014-2018)被 Elsevier 列為中國高被引學者(醫學)。獲“2012和2016年度中國糖尿病十大研究-最具影響力研究獎”,中國營養學會“杰出貢獻獎”。
李可基教授研究涉及運動營養、營養流行病和干預、保健功能評價、健康聲稱監管與政策等。先后承擔衛生部七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教育部211項目、科技部支撐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曾獲部委級一二級科技進步獎5項、發表論文和專著近百篇。
葉祖光教授從事中藥藥理毒理學研究、中藥新藥和保健食品的研發工作,以及中藥抗腫瘤、抗炎免疫、降血糖和心腦血管等藥效學研究工作,目前重點從事中藥安全性評價研究等藥理學研究工作。承擔了各種級別的國家研究課題50余項,獲不同級別的成果獎10余項,所參加的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發工作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并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編著學術著作15部,申請新藥專利6項,研發并獲得保健食品批文若干項。